close
省會觀察

自古 天下財富出於東南,而金陵為其會 。南京,古稱金陵,一座擁有6000多年文明史、近25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建都史的 重資產 高含金量 城市,一直是中國科教資源最集中的城市之一,素有 天下文樞 東南第一學 的美譽。

時至今日,南京擁有53所高等學校,在校大學生和研究生83萬人,在寧工作院士81人,每萬人中大學生數量、研究生數量、院士數量均位列全國三甲。

然而,面對全球新一輪創新經濟浪潮,南京這個長期 優等生 卻面臨諸多新挑戰:高校畢業生雖多,能留下的不足20%;地處長三角世界城市群,經濟的開放度、活躍度還不夠高;企業申請專利占比隻有50%左右,遠低於深圳、蘇州的90%

新時代,創新大潮洶湧向前。坐擁豐厚傢底的金陵,究竟何處掘 金 ,再現 江南佳麗地,金陵帝王州 的盛景?

優等生 新挑戰:留不住優秀人才?

去年9月,一篇題為《醒醒吧,南京!你為什麼留不住優秀的年輕人》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熱傳。文章指出,由於缺乏提供高收入就業崗位的新經濟,加上高房價,很多年輕人正在 逃離南京 ,並引用瞭一個隨口提到的數據 南京大學的應屆畢業生,95%都不會留在南京。

這一比較情緒化的網帖很快被權威部門以實際數據證偽。據江蘇省教育廳統計,2017年,包括南大、東大在內的8所在寧高校留寧工作的畢業生比例為33.27%,高於到上海、廣東就業的10.67%、4.25%。

盡管部分數據不實,這篇網帖卻引起南京市委主要領導的重視。江蘇省委常委、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在一次座談會上說, 南京怎麼留住人才?制約南京人才留在南京的因素是什麼?比如說住房、子女教育問題,沒有高薪崗位、沒有新經濟載體問題等等。

對標同屬 GDP萬億俱樂部城市 的深圳、蘇州,一組數據折射瞭南京在創新方面的短板。2016年南京新興產業企業2000多傢,相較於深圳、蘇州的1萬傢以上規模仍有差距,也缺少像騰訊、華為等領軍型龍頭企業。從高層次人才擁有量來看,南京 千人計劃 專傢中企業人才僅60人,而深圳、蘇州均在200人左右。

不隻是北上廣深,國內不少城市比如武漢、長沙、成都等都在創新上鉚足瞭勁,百舸爭流,你追我趕,如果南京不采取超常規措施,與先進城市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。 張敬華多次強調,南京要在新一輪創新發展中占領先機,必須一手抓科教資源挖掘,一手抓科技產業培育。

於是,一場聲勢浩大的 對標找差 在南京市各部門、各區縣深入開展。大傢都在思索:南京如何才能更好地吸引人才、留住人才、用好人才?

一些外地人把南京人稱為 大蘿卜 。但 實心眼 的南京人認準道理就不松勁。

2017年9月30日,南京與50多所高校啟動 兩落地、一融合 工程,即科技成果項目落地、新型研發機構落地和校地融合發展。兩個月後,首批31個新型研發機構項目正式落地。

與以往的政校合作不同,這些新型研發機構在體制機制、與市場對接等方面空氣清淨機除臭推薦都有很大改變,研發團隊占大股就是一個重要特點。 南京市白下高新園區管委會主任於朝勇說。

南京市科委主任張新年表示,通過組織實施校地合作引導計劃,將完善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庫和需求庫,全年開展線上線下專場對接活動20場以上。

金陵帝王州: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 王頌 攝

破解 人才懸空 ,讓 第一資源 成為創新 第一動力

空氣清淨機評價國傢 千人計劃 專傢章方良博士2004年在南京創立瞭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,吸引100多名博士、200多名碩士致力於基因科研。目前,金斯瑞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合成基因供應商。

章方良的成功不是個例。為集聚人才、技術等創新資源,南京近年來出臺瞭一系列 組合拳 :2011年推出南京創業人才321計劃,成功集聚300餘名國傢 千人計劃 專傢;2012年推出 科技九條 ,允許科技人員離崗創業保留身份職稱,開國內先河;2017年出臺人才安居辦法,創新推出共有產權房等多項人才安居保障

為吸引更多高端人才落戶,今年元旦剛過,南京市政府發佈《關於進一步加強人才安居工作的實施意見》,明確高層次人才在南京買首套房不再受戶籍限制,可申領不少於300萬元的購房補貼、申購不低於200平方米共有產權房、免費租賃200平方米人才公寓,且公積金最多可貸120萬元。

1978年出生的張暉在阿裡巴巴供職多年後,2013年創辦瞭國內首傢基於大數據、移動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開發的貨運調度平臺 運滿滿,被業界稱為 貨運界的淘寶 。2016年,張暉將公司總部從上海遷到南京。

回遷的主要原因是看重南京獨特的區位優勢、良好的創業環境和對人才的重視扶持。 張暉說,目前平臺實名註冊重卡司機約400萬、貨主約100萬,日成交運單25萬單,業務覆蓋全國 315 個城市。

把人才引進來,要防止出現 人才懸空 ,必須讓人才 落地有門 。南京緊緊圍繞 4+4+1 主導產業聚集人才,讓各類人才在產業鏈條中創新創業。

不論是諾貝爾獎獲得者還是院士,都必須落實到產業上。 南京市委組織部人才二處處長羅昌鋒說,評價主要是看項目含金量,看成果轉化績效,而不僅僅是人才的頭銜和光環。

2017世界智能制造大會在南京舉辦。圖為智能機器人在展示區進行舞蹈表演 李博攝

打通轉化梗阻,讓新型 孵化器 成為創業 主引擎

南京工業大學膜科學技術研究所通過 一所兩制、統一管理 等體制機制創新,目前已經孵化企業30多傢,實現瞭人才、學科、產業的良性互動。

這種新型研發機構沒有固定的人員編制和事業費,沒有 計劃 色彩,高校、科研院所及民間資本均可成為投資建設主體。 在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、膜科學技術研究所所長邢衛紅看來,傳統研發機構往往定位不清、精力分散,而新型研發機構能夠打開探索科研與市場對接 兩張皮 痼疾的新路徑。

針對科技成果轉化率低、企業創新主體不突出等頑疾,南京打造 人才引人才,企業投企業 的新型孵化器,推動更多科技人才走出高校院所 象牙塔 ,走進產業發展 主戰場 。

中電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江蘇省環科院、南京大學、東南大學、紫金創投等 產學研金 優質資源,共同建立環保產業創新中心。目前,中心已引進高端人才團隊20多個,孵化企業40多傢,銷售規模近50億元,成為國傢創新示范基地。

統計顯示,目前南京建成市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載體166傢,其中民營資本參與建設或管理運營的載體有40多傢,成為激發創新創業活力的新增長點。

作為中國第一傢在紐交所上市的化學生物制藥企業,先聲藥業2014年創立瞭開放式科技創業綜合體 精準醫療百傢匯,向市場開放企業的創新資源,提供資金、場地、技術等全鏈條創業支持。目前,百傢匯平臺已聚集110餘傢生命科學創業公司,被評為國傢級眾創空間。

過去,企業創新是 關起門來自己搞 ,防?空氣清淨機如今是 開門合作一起幹 。 該集團董事長秘書董國偉說。

構建創新生態,擦亮城市 最亮名片

新年伊始,南京市委出臺2018年1號文件《關於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創新名城的若幹政策措施》,力爭培育和集聚一批名校、名所、名企、名傢、名園區,打造綜合性科學中心和科技產業創新中心,構建一流創新生態體系。

40歲以下本科生先落戶再就業、高校參與大科學工程最高給兩成獎勵、新型研發機構每傢每年最高獎500萬元、高新技術企業最高獎80萬元 翻看這份1號文件,一系列實招重拳令人矚目。

就在2017年即將收官的時候,南京舉行瞭世界智能制造大會,來自全球智能制造領域的領軍人才帶著 頂級裝備 匯聚於此。短短三天會期,不斷刷新著人們對制造業的認知,也讓這座六朝古都仿佛進入時光隧道,快進瞭百年。

無人駕駛的汽車、聽得懂指令的傢電、精準穿刺的醫用機械手、連續空中飛行4小時的列車、有 讀心術 的顯示屏、會調酒磨咖啡的機器服務生 在南京,人們有幸速讀瞭智能制造的 未來簡史 。

如果我們不生活在未來,那麼未來我們將生活在過去。 南京市副市長蔣躍建在世界智能制造大會市長論壇上說,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智能變革浪潮,倒逼南京必須加快發展新一代技術。

世界潮流,浩浩蕩蕩,順之則昌,逆之則亡。創新新時代,南京在路上!




位於邁皋橋地鐵站東側的和燕路去年底開始進入封閉期,記者昨日從紅山路—和燕路快速化改造工程現場瞭解到,道路封閉是為瞭進行連續擋墻的澆築,隨後開挖隧道。預計東側道路將在今年10月份隧道建成後開放。[詳細]


南京報業傳媒集團行風監督電話:84686084 | 本報投訴舉報電話:4008885998 電子郵箱:[email protected]

arrow
arrow

    tbz719xt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